
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,乡村景观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,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在这一载体上的丢失现象日趋严重。如何使乡村景观建设体现乡村历史和文化的传承,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通过深入剖析文化景观衰退的原因,结合历史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多元化和内外部特征,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提出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方略,即从四个方面的内涵要素来科学规划:维护乡村自然资源景观格局的连续性;优化原有乡村规划布局,构建现代乡村文化景观新格局;保留修复原有乡村建筑,传承创新凸显地域文化特征;提炼乡土特征符号,发掘乡村文化深厚底蕴。从三个方面来构建多方协调引导机制:政府引导,建立多层次的政策引导与规划体系;社会协同,多方参与共同推动;发挥文化自觉,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和维护乡村景观建设。
基本信息
题目 |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的存续与发展 |
文献类型 | 期刊论文 |
作者 | 叶洁楠,王浩,杲恬恬 |
作者单位 |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,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|
文献来源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2021年02期 |
发表年份 | 2021 |
学科分类 | 社会科学Ⅱ辑,工程科技Ⅱ辑 |
专业分类 | 建筑科学与工程 |
基金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(31700629) |
分类号 | TU982.29 |
DOI | 10.13968/j.cnki.1009-9107.2021.02.03 |
关键词 | 乡村振兴,乡村景观,文化传承,乡村文化 |
页码: | 19-25 |
总页数: | 7 |
文件大小: | 144K |
论文目录
一、文化传承型乡村的内涵 |
二、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|
1.乡土文化式微,自然景观退化。 |
2.文化景观丧失,景观建设与历史传统相割裂。 |
3.忽视地域特色,景观多样性、本土性缺失。 |
4.公众参与度低,村民意愿被忽视。 |
三、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方略 |
(一)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文化资源保护,维护乡村自然资源景观格局的连续性 |
(二)优化原有乡村布局,构建现代乡村文化景观新格局 |
(三)保留修复原有乡村建筑,传承创新凸显地域文化特征 |
(四)提炼乡土特征符号,发掘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 |
四、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多方协同引导机制 |
(一)政府引导——建立多层次的政策引导与规划体系 |
(二)社会协同——强调多方参与共同推动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的建设发展 |
(三)发挥文化自觉——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和维护乡村景观建设 |
五、结 语 |
参考文献
[1]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在特征[J]. 孔学堂 2017(04) |
[2] 北京西山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研究[J]. 城市发展研究 2021(02) |
[3] 海南热带海洋文化景观概述[J]. 山西建筑 2020(01) |
[4]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[J]. 地理学报 2020(04) |
[5] 多功能景观视角下的茶文化景观[J]. 区域治理 2020(03) |
[6] 江西“乡愁”文化景观符号的保护与发展[J]. 居业 2020(07) |
[7] 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发展[J]. 乡村科技 2020(26) |
[8] 孝感城市文化景观的对外宣传与展现——以武汉园博会孝感园和黄石园博会孝感园为例[J]. 绿色科技 2020(19) |
[9] 苏南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开发与设计[J]. 大众文艺 2019(02) |
[10] 国际章程中的文化景观[J]. 国际博物馆(中文版) 2018(Z2) |
[11] 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“文化+”战略规划研究[J]. 城市规划学刊 2017(S1) |
[12] 文化转型与文化边界的守护分析[J]. 理论月刊 2018(01) |
[13] 关于文化景观现状的探讨[J]. 西部皮革 2017(24) |
[14] 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概述[J].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(04) |
[15] 城市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: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解析与保护研究[J]. 中国园林 2016(11) |
[16]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[J]. 中国博物馆 2016(03) |
[17] 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应用——以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为例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2017(02) |
[18] 对南粤文化景观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探究——评《南粤文化景观透视》[J]. 中国教育学刊 2017(09) |
[19]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意义传达的符号学机制——以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为例[J]. 安徽农业科学 2015(29) |
[20]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景观的人文精神内涵[J]. 艺术与设计(理论) 2014(10) |
[21] 海洋文化景观的城市地位及发展策略探究——以山东海洋文化景观为例[J].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(06) |
[22] 旅游民族文化景观翻译[J]. 青年文学家 2020(29) |
[23] 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[J]. 青年与社会 2019(26) |
[24] 把握内涵遵循规律加强党校文化建设[J]. 商业故事 2017(03) |
[25]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[J]. 东方文化周刊 2016(31) |
[26] 氤氲背影水光酿——杭州的文化遗产[J]. 文化月刊 2016(21) |
[27] “五行教育”助力学校创新发展[J]. 教育 2016(50) |
[28] 高洪福:为张良文化鼓与呼[J]. 时代报告 2016(08) |
[29] 创建银杏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[J]. 现代教学 2017(05) |
[30] 文化生活 专题一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发展[J]. 试题与研究 2017(07) |
相似文献
[1]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及实践研究——以株洲市蛟龙、鸡嘴山村为例[J]. 史方波.  北方建筑.2020(04) |
[2]乡村振兴战略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浅析[J]. 赵庆大,邢世月.  新农业.2020(14) |
[3]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转型发展探究[J]. 李小晓.  四川水泥.2020(03) |
[4]乡村振兴中乡村规划的改进: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分析[J]. 陈晓彤,谭正仕.  北京建筑大学学报.2020(02) |
[5]田园为底、特色为脉、富民为本——以常州市回民村陡门塘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[J]. 黄勇,潘奕巍,严寒.  小城镇建设.2018(10) |
[6]北京西山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研究[J]. 王长松,何雨,王亚男,朱永杰.  城市发展研究.2021(02) |
[7]海南热带海洋文化景观概述[J]. 董瑞云,余利平,李洋.  山西建筑.2020(01) |
[8]江西“乡愁”文化景观符号的保护与发展[J]. 邱亚科,陶镜玉.  居业.2020(07) |
[9]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发展[J]. 徐雅露,严少君,郑叶静,彭金琳,张典.  乡村科技.2020(26) |
[10]孝感城市文化景观的对外宣传与展现——以武汉园博会孝感园和黄石园博会孝感园为例[J]. 刘杰.  绿色科技.2020(19) |